本文由Ainee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相信會有一部分家長,發現自家孩子跟同齡人不愛說話,但是對比他大的孩子就像個跟屁蟲,總是喜歡和大孩子們去玩,這讓家長們非常的疑惑。
天天跟著鄰居家小哥哥,玩得不亦樂乎!小編有一個鄰居叫鵬鵬,鵬鵬家裡有一個非常帥氣的兒子,兒子非常的聽話,也一直讓鵬鵬很省心,但是最近鵬鵬卻和兒子犯了愁。
原來,兒子現在每天放學的時候都和鄰居家的小哥哥混,同齡朋友根本沒有幾個,每天在學校里也不和其他小朋友玩,就想著放學回家和小哥哥玩,但是鵬鵬卻希望兒子能夠多交幾個同齡朋友,害怕兒子以後在班級里不合群而受到傷害。
有一天鵬鵬在接兒子放學的路上就跟兒子說,讓兒子多和同齡孩子玩,不要總去和比他大的哥哥玩,但是兒子卻說他和同齡的小朋友沒有什麼共同的樂趣,玩不到一塊去。
兒子的回答更讓鵬鵬感到焦急,他不知道為什麼兒子這麼喜歡和大哥哥在一起。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家長都不希望孩子總是跟比他們大的孩子一起玩,但其實孩子總跟比他們大的人玩是非常有好處的,家長們不應該太過於擔心!
其實「混齡教育」有很多好處!1. 更善於觀察和學習
混齡教育會給孩子們提供更多的觀察、模仿和學習的機會,兒童向兒童學習比向成人學習更加自然而有效,模仿起來更容易,而且不感受到壓抑。
「3歲的兒童對5歲的兒童所做的事情是非常感興趣的,因為這些與他們的能力相差不遠。所有年齡大的兒童變成了英雄和教師,而幼小的兒童就成為他們的羨慕者。他們從前者那裡得到靈感,然後繼續做他們的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兒童不但可以鞏固加深自己的知識,還將意識到他們所做的一切會被年齡較小的幼兒觀察、模仿和學習,從而督促自己要為年幼的孩子做出積極的、正確的行為示範。
幼兒的身心發展是由幼兒自身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尤其是語言。
年幼的幼兒模仿年長的幼兒的說話方式、語氣、語調,更快地學會語言,年長的幼兒通過糾正年幼幼兒的錯誤而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從而使他們共同進步。
在幼兒的智力發展方面,由於幼兒和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交往,年幼的幼兒通過模仿和學習年長幼兒的廣闊的視野和知識,使自己增加了知識,擴大了視野,同時發展了他們的觀察能力、模仿能力和行為能力等。
2. 促進孩子的發展
混齡教育會更加促進孩子各方面的發展,每當孩子在和一些年齡比他大的孩子們在一起時,由於大孩子們接觸的事物會更多,懂得東西也更多。
所以就會無意識的讓那些年齡較小的孩子們總有一種追不上他們的感覺,但有想和他們玩到一起去,這也就給了孩子們源源不斷的動力,讓他們不斷的去學習,去追趕大孩子們,促進他們不斷的去發展。
3. 提高孩子的認知
混齡教育會有效促進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在與不同年齡和不同發展水平的同伴交往過程中,大大增加了認知衝突的機率。
在處理衝突的這個過程中幼兒不斷體會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想法,得到良性循環,從而使認知和智力得到發展。
年長兒童在與年幼兒童交往的過程中,在給年幼兒童提出建議,教授做法的同時,自然也鞏固了自己對知識的理解,使之更加清晰。
此外,年幼兒童通過邀請年長兒童參與一些建構性和藝術性的活動,以一種輕鬆活躍的、無明顯競爭的方式促進了年長兒童創新能力的發展。
針對這類現象,這些憂慮是家長所擔心的!1. 不被同齡朋友喜歡
很多家長之所以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和大孩子玩是因為怕孩子不被同齡孩子喜歡,因為他們在和大孩子玩兒的同時,就會減少和同齡孩子們的接觸。
因為不總和同齡孩子接觸,所認識的事物和對各種事情的認知與看法也不相同,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和同齡的朋友產生分歧。
因為意見和想法的不同,可能就不會被同齡的朋友喜歡,這也就會導致孩子因為不合群而受到傷害。
2. 會存在「錯誤」的優越感
家長們有時候會擔心,孩子在跟大孩子玩兒的時候,會讓他們自己產生一種錯誤的優越感。
因為孩子們的想法都是比較幼稚的,他們會認為比他們大的孩子會懂得更多,如果他們和大孩子們一起玩,會讓他們更加有面子。
久而久之,他們就會變得在同齡孩子中有一種錯誤的優越感,這也就會影響他們和同齡孩子們之間的交往和他們內心上的認知。
3. 存在危險性
孩子喜歡交比自己年齡大的朋友是有一定危險性的,大孩子比寶寶心智成熟,四肢成熟,寶寶如果稍有不慎,把大孩子弄生氣了,畢竟大孩子也是孩子,他們是會打寶寶的。
這種事情家長們絕對要制止,在給孩子選擇玩伴的時候一定要讓寶寶處於安全的範圍內,這樣才是對孩子最好的交友方法。
家長怎麼做,才能中和孩子這種情況?1. 多邀請同齡小朋友來家裡
在生活中,無論孩子怎樣,都會有自己玩的要好的朋友。孩子在和朋友一塊玩的日子總是開心的,即使到了成年,有些還是保持著朋友關係,顯得很是親密。尤其和朋友一起回憶自己的童年時光的時候,更是非常的開心。
如果孩子始終沒有交到朋友,父母應該積極地幫助孩子尋找。比如鼓勵孩子與家附近的小朋友一起玩,與同事朋友的孩子一起玩等。
父母在這當中最好能適時地和孩子討論他們交往的狀況,幫助孩子分析並作出選擇。父母要多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去參加集體活動,讓孩子對運動隊、興趣小組等感興趣,多帶孩子到其他孩子多的地方,如公園、遊樂場、兒童樂園的等。
如果交到朋友,父母要尊重自己孩子的朋友,要歡迎孩子朋友來家裡做客,採取熱情歡迎的態度。父母對孩子的朋友切不可以以貌取人,而應該從孩子的角度看待他的朋友。
讓孩子多邀請他的朋友來家玩,可以幫助孩子加深他們的友情,同時也會讓孩子覺的父母是愛他的。
2. 鼓勵孩子與同齡小朋友交流
朋友在人的一生舉足輕重,而玩伴是孩子最初的朋友。許多研究也指出,孩子可以從與玩伴的互動中,認識自己、發展友誼、發現新經驗、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得比較獨立與自信。玩伴對孩子身體、社會、情感以及認知的發展有相當正面的幫助。
然而,隨著都市化、小家庭化、玩具精緻化,孩童的社會性遊戲已大幅減少,又因為少子化以及父母採取過度保護,孩子與玩伴自然互動的機會日益不足,形成當代教養下一代的新興議題── 玩伴危機。
當然,幫孩子建立友誼圈子的時候,也不是家長想隨心所欲的想怎麼安排就怎麼安排,而是要通過以下幾點,循序漸進的讓孩子擁有交友的能力,從根本上改善他們的朋友圈子。
最重要的就是同齡朋友的圈子,在剛開始的階段,孩子會不懂得分享和合作,家長們要尊重孩子的個人意願,不要強迫孩子去分享,只要假以時日地進行引導,孩子會慢慢接受。
在群體活動中,有的孩子屬於主意多喜歡錶達善於主導的領導型,而有些孩子可能屬於安靜地旁觀型或順從的配合型。
無論孩子屬於哪種類型,家長都不要用成人的觀點來評價好壞,接納孩子的特性會有助於孩子更好地融入群體。更好的和同齡小朋友相處。
可以讓孩子接觸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但是家長與老師一定要加以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在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接觸到更多的有利刺激,讓孩子的身體發育更加健康全面。
為孩子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玩伴,讓孩子每一天都活在快樂里,是孩子成長路上最有利的因素,會讓孩子在成長道路上充滿歡聲笑語,無憂無慮,快樂每一天。
我是Ainee媽咪,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2歲寶寶的媽媽,我們將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兒母嬰的經驗和知識,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孩子總偏愛找「大孩」玩,每天都像一個小跟屁蟲,其實有很多好處
本文由Ainee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相信會有一部分家長,發現自家孩子跟同齡人不愛說話,但是對比他大的孩子就像個跟屁蟲,總是喜歡和大孩子們去玩,這讓家長們非常的疑惑。
天天跟著鄰居家小哥哥,玩得不亦樂乎!
小編有一個鄰居叫鵬鵬,鵬鵬家裡有一個非常帥氣的兒子,兒子非常的聽話,也一直讓鵬鵬很省心,但是最近鵬鵬卻和兒子犯了愁。
原來,兒子現在每天放學的時候都和鄰居家的小哥哥混,同齡朋友根本沒有幾個,每天在學校里也不和其他小朋友玩,就想著放學回家和小哥哥玩,但是鵬鵬卻希望兒子能夠多交幾個同齡朋友,害怕兒子以後在班級里不合群而受到傷害。
有一天鵬鵬在接兒子放學的路上就跟兒子說,讓兒子多和同齡孩子玩,不要總去和比他大的哥哥玩,但是兒子卻說他和同齡的小朋友沒有什麼共同的樂趣,玩不到一塊去。
兒子的回答更讓鵬鵬感到焦急,他不知道為什麼兒子這麼喜歡和大哥哥在一起。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家長都不希望孩子總是跟比他們大的孩子一起玩,但其實孩子總跟比他們大的人玩是非常有好處的,家長們不應該太過於擔心!
其實「混齡教育」有很多好處!
1. 更善於觀察和學習
混齡教育會給孩子們提供更多的觀察、模仿和學習的機會,兒童向兒童學習比向成人學習更加自然而有效,模仿起來更容易,而且不感受到壓抑。
「3歲的兒童對5歲的兒童所做的事情是非常感興趣的,因為這些與他們的能力相差不遠。所有年齡大的兒童變成了英雄和教師,而幼小的兒童就成為他們的羨慕者。他們從前者那裡得到靈感,然後繼續做他們的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兒童不但可以鞏固加深自己的知識,還將意識到他們所做的一切會被年齡較小的幼兒觀察、模仿和學習,從而督促自己要為年幼的孩子做出積極的、正確的行為示範。
幼兒的身心發展是由幼兒自身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尤其是語言。
年幼的幼兒模仿年長的幼兒的說話方式、語氣、語調,更快地學會語言,年長的幼兒通過糾正年幼幼兒的錯誤而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從而使他們共同進步。
在幼兒的智力發展方面,由於幼兒和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交往,年幼的幼兒通過模仿和學習年長幼兒的廣闊的視野和知識,使自己增加了知識,擴大了視野,同時發展了他們的觀察能力、模仿能力和行為能力等。
2. 促進孩子的發展
混齡教育會更加促進孩子各方面的發展,每當孩子在和一些年齡比他大的孩子們在一起時,由於大孩子們接觸的事物會更多,懂得東西也更多。
所以就會無意識的讓那些年齡較小的孩子們總有一種追不上他們的感覺,但有想和他們玩到一起去,這也就給了孩子們源源不斷的動力,讓他們不斷的去學習,去追趕大孩子們,促進他們不斷的去發展。
3. 提高孩子的認知
混齡教育會有效促進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在與不同年齡和不同發展水平的同伴交往過程中,大大增加了認知衝突的機率。
在處理衝突的這個過程中幼兒不斷體會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想法,得到良性循環,從而使認知和智力得到發展。
年長兒童在與年幼兒童交往的過程中,在給年幼兒童提出建議,教授做法的同時,自然也鞏固了自己對知識的理解,使之更加清晰。
此外,年幼兒童通過邀請年長兒童參與一些建構性和藝術性的活動,以一種輕鬆活躍的、無明顯競爭的方式促進了年長兒童創新能力的發展。
針對這類現象,這些憂慮是家長所擔心的!
1. 不被同齡朋友喜歡
很多家長之所以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和大孩子玩是因為怕孩子不被同齡孩子喜歡,因為他們在和大孩子玩兒的同時,就會減少和同齡孩子們的接觸。
因為不總和同齡孩子接觸,所認識的事物和對各種事情的認知與看法也不相同,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和同齡的朋友產生分歧。
因為意見和想法的不同,可能就不會被同齡的朋友喜歡,這也就會導致孩子因為不合群而受到傷害。
2. 會存在「錯誤」的優越感
家長們有時候會擔心,孩子在跟大孩子玩兒的時候,會讓他們自己產生一種錯誤的優越感。
因為孩子們的想法都是比較幼稚的,他們會認為比他們大的孩子會懂得更多,如果他們和大孩子們一起玩,會讓他們更加有面子。
久而久之,他們就會變得在同齡孩子中有一種錯誤的優越感,這也就會影響他們和同齡孩子們之間的交往和他們內心上的認知。
3. 存在危險性
孩子喜歡交比自己年齡大的朋友是有一定危險性的,大孩子比寶寶心智成熟,四肢成熟,寶寶如果稍有不慎,把大孩子弄生氣了,畢竟大孩子也是孩子,他們是會打寶寶的。
這種事情家長們絕對要制止,在給孩子選擇玩伴的時候一定要讓寶寶處於安全的範圍內,這樣才是對孩子最好的交友方法。
家長怎麼做,才能中和孩子這種情況?
1. 多邀請同齡小朋友來家裡
在生活中,無論孩子怎樣,都會有自己玩的要好的朋友。孩子在和朋友一塊玩的日子總是開心的,即使到了成年,有些還是保持著朋友關係,顯得很是親密。尤其和朋友一起回憶自己的童年時光的時候,更是非常的開心。
如果孩子始終沒有交到朋友,父母應該積極地幫助孩子尋找。比如鼓勵孩子與家附近的小朋友一起玩,與同事朋友的孩子一起玩等。
父母在這當中最好能適時地和孩子討論他們交往的狀況,幫助孩子分析並作出選擇。父母要多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去參加集體活動,讓孩子對運動隊、興趣小組等感興趣,多帶孩子到其他孩子多的地方,如公園、遊樂場、兒童樂園的等。
如果交到朋友,父母要尊重自己孩子的朋友,要歡迎孩子朋友來家裡做客,採取熱情歡迎的態度。父母對孩子的朋友切不可以以貌取人,而應該從孩子的角度看待他的朋友。
讓孩子多邀請他的朋友來家玩,可以幫助孩子加深他們的友情,同時也會讓孩子覺的父母是愛他的。
2. 鼓勵孩子與同齡小朋友交流
朋友在人的一生舉足輕重,而玩伴是孩子最初的朋友。許多研究也指出,孩子可以從與玩伴的互動中,認識自己、發展友誼、發現新經驗、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得比較獨立與自信。玩伴對孩子身體、社會、情感以及認知的發展有相當正面的幫助。
然而,隨著都市化、小家庭化、玩具精緻化,孩童的社會性遊戲已大幅減少,又因為少子化以及父母採取過度保護,孩子與玩伴自然互動的機會日益不足,形成當代教養下一代的新興議題── 玩伴危機。
當然,幫孩子建立友誼圈子的時候,也不是家長想隨心所欲的想怎麼安排就怎麼安排,而是要通過以下幾點,循序漸進的讓孩子擁有交友的能力,從根本上改善他們的朋友圈子。
最重要的就是同齡朋友的圈子,在剛開始的階段,孩子會不懂得分享和合作,家長們要尊重孩子的個人意願,不要強迫孩子去分享,只要假以時日地進行引導,孩子會慢慢接受。
在群體活動中,有的孩子屬於主意多喜歡錶達善於主導的領導型,而有些孩子可能屬於安靜地旁觀型或順從的配合型。
無論孩子屬於哪種類型,家長都不要用成人的觀點來評價好壞,接納孩子的特性會有助於孩子更好地融入群體。更好的和同齡小朋友相處。
可以讓孩子接觸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但是家長與老師一定要加以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在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接觸到更多的有利刺激,讓孩子的身體發育更加健康全面。
為孩子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玩伴,讓孩子每一天都活在快樂里,是孩子成長路上最有利的因素,會讓孩子在成長道路上充滿歡聲笑語,無憂無慮,快樂每一天。
我是Ainee媽咪,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2歲寶寶的媽媽,我們將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兒母嬰的經驗和知識,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